2023年地理总结与反思13篇【精选推荐】

地理总结与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总结与反思13篇,供大家参考。

地理总结与反思13篇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1

新课程的改革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2

我是七年级地理老师陈佳丽,我所传教的班级是13—18班,这次月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到中学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对于这次很关键的考试,其中我所教的七年级6个班的成绩特别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不大,分选择、非选择题两大题型。选择题以考察基础知识点为主,其中对于经度、纬度相关题型出错率很高,而对于概念性的题目正确率稍微好点,但也不容乐观。而非选择题主要是以经纬网定位为主,以及划分东西半球。其中,经纬网定位仍然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对于经纬度的概念和半球的划分比较混淆。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班级内部相比,学习参差不齐,优劣相差悬殊;与其他班级相比,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学生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愿望,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严重有待提高,以致于影响教学进度。

二、讲多练少,对学生答题解题破题的训练平时不足,以致于学生平时与考试心理几状态差别较大,容易出现紧张、发蒙的现象,不能准确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针对这些情况,我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学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

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把该记忆的及时要让学生进行记忆,并且上课前要提问。在进行记忆后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迁移。

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

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月考,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是看到学生们拿到试卷后惊讶、后悔的表情,我知道这一次的挫折,将引领他们登上一个新的学习台阶。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3

新课程的改革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4

期中考试是对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的一次检测和总结,其意义在于查漏补缺和总结进取。考后总结主要可以下:

1、找出成绩与目标的距离。很多进入新高一的同学都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考试之后,首先要看看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达到了,总结一下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同时考虑自己的目标是否订的过低而缺乏挑战性。若达到不了,就应该格外反思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等等,同时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脱离了实际。

2、总结学习方法的得失。高中阶段有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具体每科还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方法。初中的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强调思维的规则性和良好的记忆力;高中阶段则进入提高阶段,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学习方法不可避免的会有所转变。考试一旦失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在该科的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绩十分理想,也应该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后“发扬光大”。

4、整理薄弱的知识点。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具体知识点构成的整体,每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影响总体成绩。期中考试就是帮助进行整理的最好途径之一。考试进行之后,对试卷中耗时较多的题、摇摆不定的题、做错的题均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是公式掌握不牢,是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还是思考方式运用不够熟练?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学习。

考试后无论成绩好坏,提高才是目的。期中考试之后,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一步的意义不低于考试本身。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5

我是七年级地理老师陈佳丽,我所传教的班级是13—18班,这次月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到中学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对于这次很关键的考试,其中我所教的七年级6个班的成绩特别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不大,分选择、非选择题两大题型。选择题以考察基础知识点为主,其中对于经度、纬度相关题型出错率很高,而对于概念性的题目正确率稍微好点,但也不容乐观。而非选择题主要是以经纬网定位为主,以及划分东西半球。其中,经纬网定位仍然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对于经纬度的概念和半球的划分比较混淆。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班级内部相比,学习参差不齐,优劣相差悬殊;与其他班级相比,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学生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愿望,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严重有待提高,以致于影响教学进度。

二、讲多练少,对学生答题解题破题的训练平时不足,以致于学生平时与考试心理几状态差别较大,容易出现紧张、发蒙的现象,不能准确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针对这些情况,我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学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

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把该记忆的及时要让学生进行记忆,并且上课前要提问。在进行记忆后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迁移。

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

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月考,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是看到学生们拿到试卷后惊讶、后悔的表情,我知道这一次的挫折,将引领他们登上一个新的学习台阶。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6

这次期中考试的考题内容较多,题目灵活多样。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其中祖国风貌内容回答问题的题目是我所带班错误最多的题型。这次考试基本上还可以,优秀率30%,及格率60%,不及格率10%。经过认真地分析、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

一、认真备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以备课为主,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备课时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

1、注重预习。

注重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认真阅读、积累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对认图、识图、析图能力来说尤为重要。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阅读和积累。我们每一个人,单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三、,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地理课一向是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课,要突破它,首先要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靠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认图、识图、析图的评价,不采用“说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分析实际水平评价,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总之,我们要看到成绩,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成绩。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7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8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考察了从开学至今三个多月所学内容,试卷从面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一、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二、增加材料题目,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占40分,考查知识点范围为必修一之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太阳外部大气的圈层结构、自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知识点”,当然,学生答题细心谨慎,否则易错,即“一看就懂,一答就错”。

(2)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40多分,共11幅图。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有“等压面”、“气候类型”、“季风”、“大气的保温效应”、“三圈环流”、等等。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多面俱到、灵活多变,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频率较高的题

(一)、单选题:第6、7题等小题,审题不认真;1、2、5、15、18、等小题,知识的识记与应用分析能力较差,学生容易错可能是知识点的应用掌握不够,思维缺乏缩放自如,欠发散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平时应多练习加以巩固。

(二)、22题“三圈环流示意图”考查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内容,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这归结到了我们的好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够专注与细心,常“不求甚解”导致基础概念的薄弱,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多的题,部分学生只拿到一两分或者零分,低的得分率表明学生们在读图时对图与图之间的有效信息的提取与紧密联系仍存在欠缺,同时应当加强看图归纳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相关图表都多给以强调,教会学生读图分析的方法。其次,一些其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心浮气躁,答题没有耐性。高一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这种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2、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其实平时学的不错,但是到考场上就紧张,过度紧张导致的结果就是发挥不正常,一门考的不好,受挫后自己不能及时的调节,陷在里面出不来,结果恶性循环

3、考试技巧仍然欠缺,非智力因素错误很多。错别字,语言不规范,答非所问。

三、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1、把握新课标,明确方向。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指挥棒作用,要依据标准及考纲要求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异同,把握变化趋势,这样在上课和复习时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鉴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高一学生受初中地理是“副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地理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一方面多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3、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4、加强阅读、析图和判读图表能力的培养。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既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学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为素质的知识源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

5、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本次考试暴露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题目都是平时练习的题目,但得分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因此,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的指导,使学生慢慢地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爱学生,以情促学。把握学生心理,保护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7、提高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9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10

这次期中考试的考题内容较多,题目灵活多样。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其中祖国风貌内容回答问题的题目是我所带班错误最多的题型。这次考试基本上还可以,优秀率30%,及格率60%,不及格率10%。经过认真地分析、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

一、认真备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以备课为主,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备课时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

1、注重预习。

注重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认真阅读、积累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对认图、识图、析图能力来说尤为重要。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阅读和积累。我们每一个人,单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三、,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地理课一向是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课,要突破它,首先要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靠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认图、识图、析图的评价,不采用“说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分析实际水平评价,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总之,我们要看到成绩,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成绩。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11

一学期以来,我们地理教研组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苦练教学基本功,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积极参加教改实践活动,向21世纪所必须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努力着。下面我把我们组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劳动纪律,提升师德修养

本组各位教师能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到既教书育人,又严格要求自己,各位教师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课改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为学校教学和发展献智献策,是我们的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为此,每一次教研组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期刊文章以及外地先进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本学期我们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透视名师课堂》、《教育的智慧》三部学术著作和十篇优秀文章。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的教师,在组内搞学习交流小讲座,使老师们明确了当代地理教师应有的鲜明理念体系、明晰的目标体系和高效的学法指导体系,做到整体把握教学,灵动组织教学,深入反思教学。

三、加强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对新世纪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中最活跃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把教学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才能激发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无穷智慧和潜能。这种认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学习方法的重视,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明确的指向标。

随着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业务水平得以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技能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陈旧的教学手段得以更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以“多元展示、群言堂、竞争机制、方法归纳”为特征的海中“蓝色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教改,以创新求发展。我们在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积极思考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本学年的校级公开课,我们地理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并把自己关于一些教学的新的想法有机的融入课堂之中:有的教师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落实知识;有的教师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图表等辅助资料,指导学生学习,有效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在讲课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强化团队意识,做好“学科建设”

1.加强校本教研。通过并每日研讨和周四大备课,形成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每日研讨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确实可以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个备课组都能定时、定点地进行新教材的研究,并且在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全组教师乐于参加教研组活动,学习业务,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经常相互听课,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了校际交流与展示。校外竞赛、交流等活动有:共开设县级讲座交流1次、校级讲座2次,市级公开课交流4次,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一个市级一等奖和3个县级奖,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人次。

3.发表的论文的质量明显提升。全组地理教师共同撰写论文,对于“学科组建设”的课题研究有明确分工,有真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地理组本学期在核心期刊《中地参》上共发表3篇,其中两篇下半月刊;省级报刊17篇,论文获奖约15人次。

4.校本资料建设初具规模。本学期在各位地理老师的努力下,积累了比较完整的导学案和课件,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主编出版教辅资料1部。

五、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

⑴课堂教学不成熟、无特色

课堂教学节奏不鲜明,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分层教学方面特别应针对学情细化目标分层,加强对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把握和具体程序、细节的实施等仍然缺乏完整的经验体系。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不太注意课堂气氛的把握,对较低层次班级的课堂控制力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点拨仅仅截取了知识点的“中间状态”,不能抓住知识点的“两端”—基本概念和概念的应用,应对课堂生成的能力仍然薄弱。这是很多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当然对青年教师来说这可能仅仅是一个过程性或阶段性的问题。

⑵学法指导教学不突出、不到位

基本知识讲授完之后,往往在典例分析、实例练习部分指导不够有针对性,课堂和练习用到的案例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案例选取缺乏适切性;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处理不够及时和从容,这也使得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学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学科教学能力尤待提高。

2.教研成果数量不足,尚不成体系。成果发表的层次较低,尚难以在较大范围产生震撼效果;一方面,正规地理教学期刊很少,导致地理论文发表路子很窄。另一方面,一些大的选题,难以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等。

六、努力方向和措施

1.课堂教学加强方法教学和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和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开展组内教学竞赛活动,及时评价、总结和提升工作,为教师提供切磋交流的机会,促使老师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最终取得和谐发展。

3.开展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研究。这项工作要与地理教研组的整体工作相配套进行,逐步形成本年段多媒体课件资库。

4.继续做好学科建设子课题。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12

一学期以来,我们地理教研组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苦练教学基本功,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积极参加教改实践活动,向21世纪所必须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努力着。下面我把我们组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劳动纪律,提升师德修养

本组各位教师能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到既教书育人,又严格要求自己,各位教师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课改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为学校教学和发展献智献策,是我们的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为此,每一次教研组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期刊文章以及外地先进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本学期我们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透视名师课堂》、《教育的智慧》三部学术著作和十篇优秀文章。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的教师,在组内搞学习交流小讲座,使老师们明确了当代地理教师应有的鲜明理念体系、明晰的目标体系和高效的学法指导体系,做到整体把握教学,灵动组织教学,深入反思教学。

三、加强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对新世纪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中最活跃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把教学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才能激发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无穷智慧和潜能。这种认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学习方法的重视,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明确的指向标。

随着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业务水平得以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技能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陈旧的教学手段得以更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以“多元展示、群言堂、竞争机制、方法归纳”为特征的海中“蓝色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教改,以创新求发展。我们在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积极思考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本学年的校级公开课,我们地理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并把自己关于一些教学的新的想法有机的融入课堂之中:有的教师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落实知识;有的教师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图表等辅助资料,指导学生学习,有效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在讲课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强化团队意识,做好“学科建设”

1.加强校本教研。通过并每日研讨和周四大备课,形成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每日研讨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确实可以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个备课组都能定时、定点地进行新教材的研究,并且在组内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全组教师乐于参加教研组活动,学习业务,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经常相互听课,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了校际交流与展示。校外竞赛、交流等活动有:共开设县级讲座交流1次、校级讲座2次,市级公开课交流4次,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一个市级一等奖和3个县级奖,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人次。

3.发表的论文的质量明显提升。全组地理教师共同撰写论文,对于“学科组建设”的课题研究有明确分工,有真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地理组本学期在核心期刊《中地参》上共发表3篇,其中两篇下半月刊;省级报刊17篇,论文获奖约15人次。

4.校本资料建设初具规模。本学期在各位地理老师的努力下,积累了比较完整的导学案和课件,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主编出版教辅资料1部。

五、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

⑴课堂教学不成熟、无特色

课堂教学节奏不鲜明,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分层教学方面特别应针对学情细化目标分层,加强对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把握和具体程序、细节的实施等仍然缺乏完整的经验体系。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不太注意课堂气氛的把握,对较低层次班级的课堂控制力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点拨仅仅截取了知识点的“中间状态”,不能抓住知识点的“两端”—基本概念和概念的应用,应对课堂生成的能力仍然薄弱。这是很多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当然对青年教师来说这可能仅仅是一个过程性或阶段性的问题。

⑵学法指导教学不突出、不到位

基本知识讲授完之后,往往在典例分析、实例练习部分指导不够有针对性,课堂和练习用到的案例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案例选取缺乏适切性;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处理不够及时和从容,这也使得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学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学科教学能力尤待提高。

2.教研成果数量不足,尚不成体系。成果发表的层次较低,尚难以在较大范围产生震撼效果;一方面,正规地理教学期刊很少,导致地理论文发表路子很窄。另一方面,一些大的选题,难以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等。

六、努力方向和措施

1.课堂教学加强方法教学和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和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开展组内教学竞赛活动,及时评价、总结和提升工作,为教师提供切磋交流的机会,促使老师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最终取得和谐发展。

3.开展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研究。这项工作要与地理教研组的整体工作相配套进行,逐步形成本年段多媒体课件资库。

4.继续做好学科建设子课题。

地理总结与反思篇13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考察了从开学至今三个多月所学内容,试卷从面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一、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二、增加材料题目,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占40分,考查知识点范围为必修一之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太阳外部大气的圈层结构、自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知识点”,当然,学生答题细心谨慎,否则易错,即“一看就懂,一答就错”。

(2)重读图,题多变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40多分,共11幅图。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有“等压面”、“气候类型”、“季风”、“大气的保温效应”、“三圈环流”、等等。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多面俱到、灵活多变,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频率较高的题

(一)、单选题:第6、7题等小题,审题不认真;1、2、5、15、18、等小题,知识的识记与应用分析能力较差,学生容易错可能是知识点的应用掌握不够,思维缺乏缩放自如,欠发散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平时应多练习加以巩固。

(二)、22题“三圈环流示意图”考查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内容,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这归结到了我们的好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够专注与细心,常“不求甚解”导致基础概念的薄弱,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多的题,部分学生只拿到一两分或者零分,低的得分率表明学生们在读图时对图与图之间的有效信息的提取与紧密联系仍存在欠缺,同时应当加强看图归纳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相关图表都多给以强调,教会学生读图分析的方法。其次,一些其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心浮气躁,答题没有耐性。高一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这种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2、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其实平时学的不错,但是到考场上就紧张,过度紧张导致的结果就是发挥不正常,一门考的不好,受挫后自己不能及时的调节,陷在里面出不来,结果恶性循环

3、考试技巧仍然欠缺,非智力因素错误很多。错别字,语言不规范,答非所问。

三、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1、把握新课标,明确方向。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指挥棒作用,要依据标准及考纲要求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异同,把握变化趋势,这样在上课和复习时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鉴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高一学生受初中地理是“副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地理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一方面多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3、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4、加强阅读、析图和判读图表能力的培养。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既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学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为素质的知识源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

5、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本次考试暴露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题目都是平时练习的题目,但得分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因此,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的指导,使学生慢慢地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爱学生,以情促学。把握学生心理,保护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7、提高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推荐访问:反思 地理 地理总结与反思800字 地理总结与反思学生 地理总结与反思500字 地理总结与反思300字 地理总结与反思100字 地理总结与反思200字 地理总结与反思300字作文 地理总结与反思800字初一 地理总结与反思500字学生版 地理总结与反思2000字